周家怡「演技派」的印象已經在觀眾眼中存在很久了,可她並不願意給自己貼上這樣一個獨立而虛妄的標籤,因為在她的認知中,並不是自己去演活了多少角色,而是那些角色的特質殘留在她體內,組成了周家怡。■文: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攝:香港文匯報記者 場地提供:SL國際藝人練習生統訓學院
關於夢想的說辭已經被人們潤飾得太多,每個「逐夢」的人彷彿無須點綴便閃閃發光,然而當演員,並非周家怡的「夢想」。「演戲不是真的很想去做到什麼目標,其實人年輕的時候,並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。」她形容演戲這件事是「好玩」,從前是,至今仍然這樣覺得,但如何將這件「好玩」的事做得有價值,便是演員的命題。
理解是演戲的一把利刃
回憶初入行經歷的第一個重要的角色,周家怡思慮再三,選出了《陀槍師姐》中一個跳樓的女孩子:「其實當時知道要演這樣一個角色,是覺得很緊張的。」倒不是台詞或情境有什麼特別的難度,她就是有點想不明白「一個人的人生到了要自殺的情況,到底是經歷了什麼」。到了要拍的時候,導演讓周家怡拿對講機一個人上天台,「當時導演就在對講機中,給我形容飾演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子,之前發生了什麼,現在面對怎麼樣的情況。」就這樣一直把周家怡說得哭了出來,「我是真的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女孩子,真的想跳樓。」代入之後的眼淚和情緒都不造假,「導演就完全利用了我當時的那種情緒,很順利地拍好了。」
有了這一回的體驗,周家怡逐漸開始明白真情實感在演出中佔了一個多重要的位置,「完全理解這個角色」便成為她演戲的第一把利刃。
被選中擔正主角拍《導火新聞線》,周家怡一開始有短暫的迷惑,因為方凝這個角色「和自己很不一樣」。私下裏,周家怡比較感性,做事情享受過程,沒有太明確的目標,「就像我入行也不是有一個目標,從來沒有想過『我要做明星』。」要飾演這個特別理性、目標取向又橫衝直闖的新聞記者,周家怡開始構思這個人,「我在理解這個角色的時候會去想很多這個角色的前情,比如從小學開始,這個人是怎麼樣成長起來的,為什麼會去讀新聞呢?」這些多於劇本中人物小傳的內容,讓她與角色本身迅速地熟悉起來,抓住陌生的人性特質,然後拿出來,展現在攝像機前。
拍完《導火新聞線》之後,周家怡迎來了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,「好像被別人發現我也可以收斂一些,也可以表現出很冷靜的狀態。」就這樣,她過渡了演員的模式化,逐漸開始嘗試另一些更為走心的表演方式。
「每演一齣戲,都能從戲裏的這個角色中拿走一些東西。」幾年前與林保怡、潘燦良兩位戲骨合作劇集《瑪嘉烈與大衛系列-綠豆》,周家怡飾演的女主角再次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演繹色彩,這劇中的瑪嘉烈與她本身十分不相似,「瑪嘉烈是一個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,她一直在兩個男人之間去比較,這樣只會讓自己很累。」周家怡覺得自己已經過了人生的某些階段,感情中不會這樣做選擇,但同時她亦認可自己仍然在不斷變化,因為自覺「是一個非常能接受變化的人」,她說:「到了一個時期需要改變,就不會去逃避,而要去接受。」
角色除了帶給她演戲的新鮮感,亦有人生的一些道理留下來,「比如飾演瑪嘉烈之後,我就知道不會去做那種一腳踏兩船的事情,智慧也會增長。」而到了同樣與林保怡合作的《歎息橋》,她則認可方小薇這個角色與自己的相似度,周家怡說:「演《歎息橋》反而不太難的,因為導演告訴我『放多一點自己』進去,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,很感受到現場環境,別人的感覺。」但其中也有自己能從中「帶走」的,「方小薇讓我意識到不要總是去把自己收起來,當你越是小心翼翼害怕失去的時候,就越是會失去。」
周家怡的那份與方小薇相似的敏感和感性,大抵也來源於對世界氣息的吸納,「即使不是拍戲,就算是訪問或者和別人交談,其實都是知道、理解自己更多了。一直在問自己是怎麼樣的,會不停去反思自己。」
聚焦內在感受多於外在
演技派的演員往往給觀眾一種不在乎外表的觀感,他們可以素顏上鏡、扮相醜或者老態,周家怡不是不在乎,但演戲的時候側重點會轉變。「最初入行的時候會很在意一些不應該在意的事情,焦點會錯,不過那個階段很快就過去了,」她說,「其實當你去注重那些的時候,觀眾是知道的。」
拍《無雙》的時候,周家怡幾乎是沒有化妝的,為了表現出來角色的境況,甚至給她的角色加上了頗深的黑眼圈,形容憔悴,「只要你做到了那個角色,多醜都是美的,觀眾在看的是,你是不是那個人。」她扮演一個角色,便要與她產生高濃度的共情,在扮相上當然也要密切貼合角色本身,「『好看』的演員有受眾群,但那不是我想做的。」
她說:「電影和電視各有各好玩,電視劇可以慢慢鋪墊,逐漸『滲』角色的面貌出來;而電影是很濃縮的,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去入戲,而且要在很短的場口就要呈現這個人的性格特點。」對於周家怡來說,面貌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,去配合自己達到角色的精準度。
「演戲為什麼會讓人離不開呢?就是因為當你一旦喜歡上了,就是一班人一起去完成一件事,這個製成品讓大家的成就感非常強。」周家怡說。
演了多年的戲,周家怡的人生也多了一些除卻做演員之外的事情,這事說難不難,「慢慢長大的時候,焦點會非常不一樣。」她現在的焦點是更多地放在了內心的感受,「很想去呵護自己多一些。」
July 03, 2020 at 12:56AM
https://ift.tt/3eVjDV9
讓不同角色豐富演繹經驗周家怡編織自己的戲劇人生- 香港文匯報 - 香港文匯報
https://ift.tt/30OSyi9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