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Monday, August 3, 2020

疫情之下,各國領導者們的「危機溝通學」(總結):管理者不能踩的3 大地雷|許復Harry Hsu/Beyond the Border|換日線 - 換日線 Crossing

bantengkabar.blogspot.com

新冠疫情席捲全球,「危機溝通學」在當中也成為討論焦點。尤其若身為一國元首或擔綱要職的官員,如何對群眾進行溝通,不但關係著社會集體意識的穩定,也攸關個人的品牌形象與政治生涯。

而各國領袖面對危機時,反應出的正負面溝通特質,更堪為大小團隊管理者、公司經營者的最佳借鏡。

我特別專訪台灣專注於鑽研領導溝通學的知名講師李河泉老師,並整理撰寫為前面一系列的 4 篇分析文章。李河泉老師將領導人的溝通類型與風格分成「強勢領導」、「博採眾議」、「一意孤行」以及「無為而治」四大類型。我們也分別舉出德國總理梅克爾(Angela Merkel)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與巴西總統波索納洛(Jair Bolsonaro)英國首相強生(Boris Johnson)與義大利總理孔蒂(Giuseppe Conte)為正、負面例子。

以下,也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,我們就來整理一下,領袖人物或管理者們,在危機溝通時有哪些地雷絕不能踩,又有哪些方式是值得肯定的積極作為:

地雷一:不坦承,企圖掩蓋事實

川普與波索納洛,都可說是領導者危機溝通的「經典負面教材」:這兩個人從疫情開始的時候就一路企圖粉飾太平,不讓民眾知道真相;等到「紙包不住火」時,又急忙四處尋找代罪羔羊(如反對黨、政敵),甚至罔顧事實,堅持自己沒有任何錯誤。

反觀梅克爾及陳時中,都選擇在第一時間謹慎而誠懇地告知民眾事態發展的細節,並且呼籲合作抗疫,他們甚至都有著高明的溝通手腕,透過大眾媒體對全民進行機會教育。梅克爾親上火線在媒體上公開演說,陳時中每天出席記者會向全國更新疫情發展,都值得肯定。

陳時中每天出席記者會向全國更新疫情發展,圖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 100 天時的 FB 專頁製圖。圖/衛生福利部 臉書專頁

李河泉老師在這部分總結的是:「危機發生時,領導者公開告知事實,展現不隱藏的態度,讓民眾覺得自己得到第一手資料,(遠比諱莫如深、粉飾太平)更可以避免猜測、疑惑,以及恐慌。」

地雷二:情緒性發言

美國總統川普,可以說是此一「地雷」最經典的例子。他不斷用極為情緒性的「聲明」挑起或加深對立,甚至在全國面對公衛危機時仍「號召革命」,想要借勢「推翻」敵對政黨的州長。

台灣的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每天開記者會,川普也跟他一樣「每天開」──不過他是在推特(Twitter)上每日不定時召開。內容則多是情緒性的發言:昨天批評中國,今天罵民主黨、明天回馬槍反批共和黨,後天又批自家政府機關 CDC ⋯⋯,結果可能隔了幾天,突然又話鋒一轉,說「我之前只是開嘲諷、開玩笑」而已。

川普經常在 Twitter 發表情緒性的發言。圖/realDonaldTrump@Twitter

這種種儼然「看心情說話」、高度前後不一的發言,絕對是領導人、尤其是面對危機時的領導人大忌──如此不但會讓人民(被領導者)無所適從,更容易挑起眾人的負面情緒,反讓災禍越演越烈。

若從積極面來說,無論危機如何嚴重,領導人在溝通中「表現出」理性且誠懇的一致態度,是非常重要的:「大家可以想想看,假設在台灣的疫情記者會上,每天站在那邊的不是現在的陳時中指揮官,而是成天立場不一、話中有話,一下指桑罵槐、一下含沙射影,一下這邊酸一句、那裡抹一下的領導者,那麼就算他提出的防疫政策再好,又怎麼可能會被民眾買單?」李老師強調。

地雷三:利己先於利他

換句話說,也就是領導者在溝通時,總讓人感覺他總把「自己」放在公眾利益前面。而這個「自己」除了個人之外、也包括其親友、所屬政黨或利益團體等。民主時代,這樣的行為經常是造成政治人物們斷送政治生涯的大忌。

而就危機溝通角度來說,當全民(整個團體)都共同面臨未知風險時,國家領袖(領導者)卻只顧著自身而非整體的利益,更是大忌中的大忌──歷史上因此爆發流血革命、長年動亂的例子不勝枚舉。

全球面臨疫情時,這類禁忌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國家領導人推諉卸責、或趁勢圖利自己:川普以總統之姿煽動民主黨州的民眾「上街反對州政府的防疫作為」;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臨陣換上沒有防疫背景的軍頭親信擔任衛生部長,都是代表性的例子。

「通常人民的眼睛還是雪亮的,你可以很明顯看出來,他(領導者)的所作所為或發言,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整個國家,不過⋯⋯」李河泉老師接著語帶玄機:

「有很多事情,還是要讓時間來證明。我們怎麼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的展現『利他』精神?最重要的判斷依據是『事後』你看他是步步高升,還是功臣身退飄然遠去?比如義大利開國三傑的加里波底(Giuseppe Garibaldi),征戰多年功成之後卻隱居小島,婉拒出任國會議員,堪為正面範例。」

在義大利多處可以見到的加里波底紀念碑。圖/Dmitry Djouce@flickr

李河泉:「民主」也有可能是「盲目」的

李河泉老師強調,民主國家的選民,更要用自己的慧眼去判別、選擇,並且持續監督民選政治領袖,是否真的在自己的責任崗位上做到「無私利他」。

政治家為國,而政客只為自己。諸多老牌民主國家,選民們理論上應該已經能分別『政治家』與『政客』的差異,但為什麼仍會不時選出讓人覺得『有問題』的領袖?」;「這些領袖往往在選前都有著極高人氣,但為何總是等他們上台施政之後,很多選民才又開始大感懊悔?」因此李河泉老師說,「民主」光靠選舉制度遠遠不夠,公民素養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。選民必須要避免基情之下的「集體弱智現象」,讓自己具備思維上的高度、想得更遠。

在疫情中,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值得觀察:即便是惹出爭議的領袖人物,在危機的特定階段,支持度仍然會短暫上升。

舉例來說:英國首相強生在疫情爆發初期漫無計畫,最後自己染疫,支持率卻一度急遽上升;法國總統馬克宏、美國總統川普在疫情初期,儘管沒有太多具體作為,卻也因為公開發聲讓民眾「感到安心」而得到支持聲浪;義大力總理孔蒂在疫情爆發前,民調數字本來就在谷底;然而當義大利成為歐洲重災區、政府被國際媒體批判「無能」後,他的支持率反而往上衝。

「這顯示,群體未必是時時刻刻保持理性的。尤其在面對外界危機之時,尤其會顯示出他們對『領袖』的需求以及期待。」這是李河泉的註解。

只是,這些「粉飾太平」或「同仇敵愾」所造就的民調數字,絕不會持續往上攀升:因為,領袖的實際作為,才是他們是否能長遠得到民心的關鍵。

「國難」之後,領導人命運不一

最後,我們來看看「危機解除」之後呢?表現好的領袖必然會得到人民的持續愛戴,而表現差的領袖必然會遭到民意懲罰嗎?

歷史告訴我們,這個答案並不盡然。就算在危機關鍵時刻中表現得可圈可點的領袖,也未必會有「完美的下台」:

舉幾個「國難」等級的例子。比如美國爆發 911 恐攻時的小布希(George W. Bush)總統,國難當頭時,他因為迎頭展現對抗恐怖組織絕不妥協的態度,全美國一時之間把他視為英雄;但事件一過,立刻又因各種複雜的因數,讓他「變回」主流媒體們揶揄嘲諷的對象;前英國首相邱吉爾(Winston Churchill)在二戰時,可說是全英國人民心中抵抗納粹邪惡勢力的明燈,可是二戰勝利之後還想連任首相?英國人民很快就忘了年事已高的他,甚至「回憶起」他戰前跋扈難相處的「鬥牛犬」形象,轉而崇拜其他新竄起的政治明星。(當然,如果把時間拉得更長,邱吉爾的歷史定位仍被無數英國人懷念至今)

「國家遭逢大難,領導人滿意度通常會短期上升,」李河泉老師說:「但危難平息之後,則往往會自然恢復原貌。」也因此,不論從治國、管理,或是個人品牌打造的角度來看,領導人對群眾的溝通,或者更聚焦的危機溝通,關鍵還是在於「維持長期的一致性」。

這點也與筆者對「如何打造個人品牌」的長期觀點一致:品牌的建立和維繫終究無法速成,也沒有所謂的捷徑。時勢可能造就一時的英雄(或狗熊),但真正由衷利他、長期展現正面特質的領導者,才能歷經漫長時代的考驗,常留人們心中。

執行編輯:吳玲臻
核稿編輯:張翔一

Photo Credit:Jeso Carneiro@flickr、BackBoris2012@flickr、ΝΕΑ ΔΗΜΟΚΡΑΤΙΑ@flickr、EU2017EE@flickr、Gage Skidmore@flickr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August 04, 2020 at 10:59AM
https://ift.tt/3i3MTKz

疫情之下,各國領導者們的「危機溝通學」(總結):管理者不能踩的3 大地雷|許復Harry Hsu/Beyond the Border|換日線 - 換日線 Crossing

https://ift.tt/30OSyi9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